close

  陳墨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24日09版)
  黑戶:一字之差
  時隔17年,羅鳳高終於和丈夫、女兒在一個戶口本上“團聚”了。因為一字之差,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澥浦鎮灣塘村村民羅鳳高當了17年黑戶。
  故事的開始有些令人費解。17年前,羅鳳高的戶口從湖南遷出,遷移證上,她的名字被錯寫成羅鳳嬌,不給落戶。“名字就差了一個字,當時覺得應該沒什麼事的。”羅鳳高丈夫幾次赴湖南更改遷移證上的名字,“由於各種原因均未辦成”。
  天長日久,戶口遷移的資料也全部遺失。羅鳳高成了真正的“黑戶”:沒有戶口不能申領身份證,不能坐火車,不能享受當地政府提供的各項福利,近20年只回過幾次娘家。
  如同生硬的敘事,“爛尾”了17年的劇情突然出現了轉機:今年6月,羅鳳高“急匆匆”找到鎮海公安分局求助,鎮海公安分局“立即”著手解決,直接找到發遷移證的邵陽縣公安局,局領導“馬上”聯繫了原戶籍所在地派出所,配合鎮海警方幫助羅鳳高恢復戶口。
  一環又一環緊鑼密鼓地進行著,不到半年,羅鳳高拿到了新戶口簿。
  面對媒體,談及黑戶生活,羅鳳高會“流出心酸的淚水”,鄰居也為她高興,說苦日子終於熬出了頭。
  紙面上的一字之差,現實中卻白白消耗了一個女人17載的美好年華。這縱跨17年的情節切換,我們是可悲呢,可喜呢?該罵呢,該誇呢?
  出家:一念之差
  12月19日下午,彭露露在微博上貼出了一張自己剃度後的照片,紅色僧袍,黑框眼鏡,面帶微笑,沒有頭髮。配上“我未登地前/願蒙文殊恩/常憶己宿命/出家恆為僧”的說明,華中師範大學2011屆這位性學女碩士,出家了。
  她的導師彭曉輝教授哽咽著告訴媒體,對學生的決定表示理解與支持,還寫了一封3000多字的信:“甜美的笑聲縈繞在耳邊……我欲言又止。”
  圍觀群眾扼腕嘆息,媒體報道尋找導致她此種“結局”的蛛絲馬跡。2011年的求職碰壁被反覆提及,旁邊附上彭曉輝在演講臺上遭大媽潑糞便的鏈接,好像一定要找到她受過什麼委屈刺激的證據。
  而種種跡象也表明,彭露露遁入空門並非被塵世所傷,而是出於個人追求。出家前,她已是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副教授,還正準備攻讀澳門大學心理學博士。在發給老師的信息里,她說出家“是在追求學問,真理,終極真理”,因為“哲學是各個學科中的統領,而佛學是哲學中的哲學。”
  彭露露微博下不乏“賺不賺錢”、“你父母咋辦”的熱情關心,如同春節時七大姑八大姨“有沒有對象”的親切盤問。
  這世上有太多人用自己的標準和理念為別人的生活操心。我們一邊忙著躲開兜頭套下的幸福框架,一邊又自覺不自覺地用自己的理念去框別人。當彭露露落在大部分人的框架之外時,總有人想拉她一把以免出格。
  只是我們常常忘了,人與人原本就是不一樣的,選擇在框里還是框外,也不過是一念之差。
  APEC藍:一會之差
  托APEC會議的福,北京人民見識了造價不菲的限量版藍天,也把“APEC藍”推上了北京市環保局近日發佈的“2014清潔空氣十大關鍵詞”第一位。
  那是多麼夢幻的幾天:天藍藍,不上班,好像在狂歡。像是一場全民參與的大實驗,北京以及周邊城市使出渾身解數證明瞭一點:只要措施得力,北京的天可以藍得很夢幻。
  欣喜的人們用“APEC藍”紀念這場會議帶來的藍天饗宴。在互聯網上,他們調侃式地將“APEC藍”解釋為“代表2014年APEC會議期間天空的藍色,引申意為事物短暫易逝,不真實的美好。”果不其然,APEC剛過,生活又伴著“北京霧”步入正軌,作為“APEC藍”的反義詞,“北京霧”在網上被調侃為“揮之不去、如影隨形的堅守和專一”。
  不過,政府部門可沒心思像網民們一樣調侃,他們據說打算付諸行動。北京市環保局表示,北京市未來將持續推進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實施,讓短期的“APEC藍”變為持久的“常態藍”。
  嗯,雖然“APEC藍”和“北京霧”只是一會之差,但我們相信環保部門的治污之心無差。正如國家領導人所“希望並相信”的,我們也希望並相信,“通過不懈地努力,‘APEC藍’能保持下去”。  (原標題:新聞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cgdnupfa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